时间:2023-02-01 00:21:04 | 浏览:211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电子烟悄然潜入日常生活。
朋友聚会,
只要有一个人吸电子烟,
其他人都会想吸一口试试。
电影院,
邻座偷偷把电子烟带进去,
蹑手蹑脚抽两口,
旁边人都感觉不到。
网上,总有网友
在卖渠道不明的电子烟。
家里,抽烟成瘾的亲人
开始抽电子烟,说是能戒烟。
电子烟的流行到底是怎么回事?
电子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好闻的味道只是种幻觉
薄荷、绿豆、西瓜、豆沙……这些都是电子烟可以选择的口味。很多人对卷烟尚有自控力,但面对果香,又会忍不住吸一口试试。
然而,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气溶胶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其中包括颗粒物质、1,2-丙二醇、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和尼古丁。这些烟雾里并不只是水蒸汽。
对比无烟的清新空气,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PM2.5值高出6-86倍,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
其中某些金属含量,比如镍和铬,甚至比传统卷烟产生的二手烟的含量还要高。所以不论是传统卷烟产生的二手烟,还是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都是有害的。
电子烟闻起来没烟味,但它依旧产生二手烟,且埋伏得更深,更不易察觉。
偶尔吸一口只是种幻觉
有人说,电子烟的发明就是把烟的单位从“一根”变为“一口”。看起来需要的量变小了,但“一口”真的变少了吗?
一包烟以20支卷烟计算,大概可以抽240-400口。一个普通的电子烟弹,大概可以抽600-700口。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一个2ml烟弹相当于1.5~3包烟。
正因为电子烟携带方便,几乎哪里都能吸一口;不用点火,使用门槛更低;体型轻巧,抽起烟来心理负担小。电子烟的一口,是积少成多。
电子烟,从来不会一口就够。
比传统烟好只是种幻觉
很多人把电子烟当做“戒烟神器”,仿佛电子烟和传统烟是相克的阵营。
虽然电子烟不含有传统卷烟中的焦油和悬浮颗粒,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比卷烟少,而且因为比较“新”,长远危害和二手烟等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来验证,但目前来看依然会对健康造成不小的威胁。
尼古丁是烟草中最有害的物质之一,而绝大多数的电子烟都含有尼古丁。尼古丁会刺激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使心率增快,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肌缺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窄)、血栓等问题,增加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对于任何形式的尼古丁,只要接触就会有成瘾的风险,电子烟也不例外。人只分为不抽烟人群和抽烟人群,电子烟与传统烟同样会损害健康。
你选择不抽传统烟的理由,也应该是你不抽电子烟的理由。
如果下定决心要跟烟草断绝关系,建议去戒烟门诊或拨打戒烟热线(上海戒烟热线电话12320)。
静安区戒烟门诊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
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下简称《报告2020》),与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的旧版报告相比,《报告2020》新增加了电子烟的健康危害章节,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
《报告2020》指出,电子烟烟液中含有有害物质,电子烟烟雾可增加空气中丙二醇、甘油、尼古丁、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的浓度。此外,“电子烟烟雾等具有细胞毒性”,《报告2020》援引一些实验室研究称,暴露于电子烟烟雾提取物的细胞比未暴露的细胞更容易发生DNA损伤和死亡。
《报告2020》称,虽然电子烟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研究有限,但已有研究表明,使用电子烟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发病风险,可以影响胎儿发育。另外,由于大多数电子烟使用者同时使用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会出现两种或多种产品导致的健康危害叠加。同时使用卷烟和电子烟,危害会叠加。
《报告2020》还对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做出评估:使用电子烟可能致人更容易使用卷烟,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
来源:上海静安
先说答案:电子是波!确实,在我们的固有思维里,会认为电子是粒子。上学时课本上会告诉我们光子既是粒子也是波,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电子也是一样。不过,在量子力学里,并没有粒子的概念。量子力学并没有波粒二象性的概念,也没有说某个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
电子,这个东西感觉上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可实际上却是无处不在。一部手机、一块石头、一粒尘埃,乃至我们自己的身体之中都有着数不清的电子,那么电子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由什么所构成的呢?自从人类有了思想,就立志要追寻事物的本源,而要追寻事物的本源,
对于原子的内部结构,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说法: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事实上,关于“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说法是不严谨的,电子并不是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如果真的如此,由于在电子运动的过程中会向外辐射能量,释放能量,那
在科普的道路上,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光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而两者或许又是最常见的微观粒子。光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电子是组成原子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弄清楚光子和电子的本质成为必然。光子和电子都是最基本的微观粒子,它
在宏观的世界里,地球围绕着太阳运动,而在微观的世界里,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尽管这两者的运动方式大相径庭,但我们还是经常将地球和电子联系起来,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地球缩小到只有电子那么大,那么在按相同的比例缩小之后,宇宙会有多大?要回答这个
说到波粒二象性,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或许就是光。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电磁波,但也具有粒子特性,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已经验证了这点,而爱因斯坦也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何为“光电效应”?简单讲,如果光仅仅是波,它就不可能把电子从
电子在原子核外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其实很多人都搞不清。如今还有很多人误以为电子绕原子运动的类型与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这就大错特错了!你可能知道波尔的能级跃迁模型,电子云模型,但是电子到底是怎么运动的,你还是不太清楚。然后咱们先从波尔的能级跃迁
经典物理中,麦克斯韦把光看成是一种电磁波,没有任何粒子的特性;对于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则被纯粹地认为是一种「微观颗粒」,用于构成更复杂的物质结构,进而构成宏观实体,没有任何波的特性。后来,人们发现诸如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