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23:52:31 | 浏览:92
据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起草《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于3月22日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指出,电子烟拟参照卷烟管理,引发巨大关注。
为大家普及一下,电子烟事实上也是烟,电子烟是通过电子加热手段,将烟油转化为汽雾化的化学混合物,也就是气溶胶向呼吸系统传送。
这些气溶胶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 其危害有几个部分:
一、尼古丁
电子烟中尼古丁的含量可高可低,取决于使用什么样的烟液。
一方面,市面上尼古丁含量较高的烟液比例并不小;另一方面,一些电子烟作为吸烟生涯开端的人,即使最初选择尼古丁含量低的烟液,随后也容易“转战”高剂量尼古丁的烟液甚至传统烟草。
二、其他有毒释放物
电子烟在加热过程中,会释放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害物质,还可能改变某些化学物质的成分,产生新的潜在危害。
三、二手释放物
电子烟的二手气溶胶已经成为新的空气污染源,它其中包含的某些金属,比如镍和铬,不仅高于空气,甚至高于二手烟,还很可能增加旁人的健康风险,免疫力较差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则更容易受到影响。
四、各种添加剂
薄荷味、苹果味、香草味……目前,各种电子烟中的香料调味剂高达8000种,其中只有很少部分经过了严格的检验。
一些香料如薄荷醇,虽然在食品和化妆品中使用是安全的,但进入呼吸系统后的安全性却不得而知。
更重要的是
有些所谓的“电子烟”可能含毒品!
有些不法分子假借电子烟添加违禁的毒品成分,甚者更是猖狂地在朋友圈进行兜售、贩卖。例如大麻电子烟、“上头”电子烟等,宣称可以让人“合法上头”“合法飞行”。
这种“电子烟”被不法分子掺入了四氢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此前已有多家媒体报道过这种“上头”电子烟,公安机关已经查获不少类似利用电子烟传播毒品的案件。
这种电子烟比传统毒品大麻更具有成瘾性和迷惑性。
在朋友圈的广告中,“上头”“飞行员”都是吸毒群体的一种黑话,“上头”是指毒品吸入人体后产生的短暂“快感”;而“飞行员”在吸毒群体中一般指代专抽大麻的人。
因此,朋友圈的“上头”电子烟,不如直接称为“大麻电子烟”。
普通电子烟成分:
水、丙二醇、甘油、尼古丁和调味剂等。
大麻电子烟成分:
掺入了四氢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四氢大麻酚(THC)
这是毒品大麻的有害成分,吸食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常出现幻视、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躁、意识不清等反应,长期吸食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精神错乱和自杀倾向。
合成大麻素类
人工合成大麻素的AMB-FUBINACA(或MDMB-CHMICA)成分比天然大麻植物中的THC成分危害要大得多,同样的剂量下,毒性甚至比海洛因都还大,1克相当于5.5克海洛因,这导致很多大麻滥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过量吸食而导致的中毒现象。
“电子烟致幻”案例
研究发现,如果年轻人经常吸食大麻,会使自身患精神病的几率增高不止一倍,出现精神恍惚、情绪不稳定,严重的还会使吸食者对身边的家人、朋友出现敌意,甚至暴力攻击他人或者自杀。
如果大家在朋友圈刷到售卖“上头”电子烟,广告语中包含“飞行”“快感”之类的词语,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联系公安机关。
“大麻(上头)电子烟”是毒品!
不要因为一时好奇,就让自己一辈子后悔擦亮双眼,远离新型毒品侵蚀!
来源: 中国禁毒网
先说答案:电子是波!确实,在我们的固有思维里,会认为电子是粒子。上学时课本上会告诉我们光子既是粒子也是波,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电子也是一样。不过,在量子力学里,并没有粒子的概念。量子力学并没有波粒二象性的概念,也没有说某个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
电子,这个东西感觉上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可实际上却是无处不在。一部手机、一块石头、一粒尘埃,乃至我们自己的身体之中都有着数不清的电子,那么电子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由什么所构成的呢?自从人类有了思想,就立志要追寻事物的本源,而要追寻事物的本源,
对于原子的内部结构,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说法: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事实上,关于“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说法是不严谨的,电子并不是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如果真的如此,由于在电子运动的过程中会向外辐射能量,释放能量,那
在科普的道路上,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光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而两者或许又是最常见的微观粒子。光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电子是组成原子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弄清楚光子和电子的本质成为必然。光子和电子都是最基本的微观粒子,它
在宏观的世界里,地球围绕着太阳运动,而在微观的世界里,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尽管这两者的运动方式大相径庭,但我们还是经常将地球和电子联系起来,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地球缩小到只有电子那么大,那么在按相同的比例缩小之后,宇宙会有多大?要回答这个
说到波粒二象性,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或许就是光。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电磁波,但也具有粒子特性,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已经验证了这点,而爱因斯坦也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何为“光电效应”?简单讲,如果光仅仅是波,它就不可能把电子从
电子在原子核外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其实很多人都搞不清。如今还有很多人误以为电子绕原子运动的类型与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这就大错特错了!你可能知道波尔的能级跃迁模型,电子云模型,但是电子到底是怎么运动的,你还是不太清楚。然后咱们先从波尔的能级跃迁
经典物理中,麦克斯韦把光看成是一种电磁波,没有任何粒子的特性;对于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则被纯粹地认为是一种「微观颗粒」,用于构成更复杂的物质结构,进而构成宏观实体,没有任何波的特性。后来,人们发现诸如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