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00:01:41 | 浏览:760
“泡面神器”过气了!近日,社交网路上关于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不胫而走。
眼尖的网友发现,在亚马逊中国官网上,Kindle全线产品已经有一段时日显示为无货状态。此外,Kindle的天猫旗舰店已经关闭,Kindle其余产品在京东商城也基本上是断货状态。还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亚马逊此前裁掉了Kindle中国区硬件团队,退出国内市场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相关话题引起了网友热议,毕竟Kindle在前几年也是火爆校园的网红产品,文艺青年人手必备。几年过去,竟然已沦落到如此境地,不少文艺青年不由得感慨起时光匆匆,收藏的电子书还没有来得及看。还有网民调侃,自己手中的Kindle要成“全职泡面盖”了。
眼瞅着传闻越说越真,亚马逊官方坐不住了。
亚马逊官方对Kindle退出中国市场表示了否认,回应称:“亚马逊提供的高品质客户服务和保修服务不会改变。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深受消费者青睐,部分机型目前在中国市场售罄。”
至少在官方层面,Kindle还没有放弃中国市场。而根据以往的表现,Kindle也不舍得放弃中国市场。
在iPhone横空出世的2007年,线上书店起家的亚马逊推出了自己的电子产品——Kindle阅读器。
与中国不一样,欧美发达地区的纸质书籍不仅排版非常紧凑,装帧也并不精美,价格还普遍偏高。对很多人,特别是不富裕的学生群体而言,购买纸质书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作为开创之作,Kindle 直接对标纸质书,贝索斯的目标是让“所有卖纸质书的人失业”,要让任何用户在60秒内获得任何语言的任意一本书。
不过,此时的Kindle不仅有键盘,外观设计也很是笨重,看着有些像屏幕变大的电子计算器。但是它采用的E-Ink 6.0 英寸电子纸屏幕带来了较为舒适的阅读体验,即便久看电子幕,也不会有强烈的视觉疲劳,加上电子书的售价远低于纸质书,在美国市场成功引起了用户的关注,也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2010年,亚马逊电子书的销量首次超过实体书。
乔布斯对Kindle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这是没有前途的产品,毕竟“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少”。电子产品功能过于单一,那就没有什么发展的潜力空间。当然,乔布斯确实做的更全面。2010年,通体只有五个按键的苹果平板电脑iPad震撼问世,促使亚马逊升级Kindle。
2011年,Kindle第四代取消了键盘。同期推出的可触控操作的 Kindle Touch让Kindle彻底走上触控操作的发展之路。
虽然在电子书垂直领域有着压倒性优势,但是Kindle的销量相比较平板电脑差了一大截。
Kindle能做到的功能,平板电脑也可以做到;平板电脑能做到的,Kindle基本上做不到。对多数用户,墨水屏带来的阅读舒适感并不值得额外再掏几百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愿意购买Kindle的人群只有自认为阅读需求量庞大的文艺青年,而文艺青年的总量也只有这么多。
市场研究机构IHSiSuppli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为2320万台,2015年就下滑到780万台。
2013年,Kindle进入中国市场。
伴随着社交网络和线下的口碑宣传,Kindle在都市白领圈和大学校园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午后咖啡馆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用Kindle看书成为了文艺青年的日常。
亚马逊中国的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亚马逊全球第一大Kindle设备销售市场。在Kindle Unlimited电子书包月服务上,中国也是仅次于美国、英国的第三大市场。截至2018年,Kindle在中国的累计销量为数百万台。
在海外市场陷入瓶颈的情况下,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张文翊表态称:“中国读者的兴趣对我们的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亚马逊确实也表现出了诚意,Kindle在中国市场本土化方面的创新可圈可点。
Kindle不仅是在中国市场首发白色版本,还推出了烟紫和玉青两种中国用户定制配色;联手故宫和敦煌研究院推出《千里江山图》和敦煌壁画元素定制外壳;与咪咕阅读联手推出“网文阅读器”,持续联手国内作家做阅读推广……此外,亚马逊纸书页面上都有一个“请转告出版社我想看这本书的Kindle版”按钮。据内部人士透露,这是Kindle在国内找出版社拿书谈版权的重要指标,用读者需求来“胁迫”出版社促使更多的电子书上线。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中国的纸书电子化进程中,Kindle不仅是行业布道者、技术提供者,甚至扮演了标准制定者的角色。
但是新鲜感过去,国内的文艺青年们也发现了问题:买Kindle的时候想的是读书,拿回来之后却基本不用。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大大挤压了当代年轻人的阅读时间,“快阅读”“碎阅读”成为年轻人的主流。即便手里有Kindle,多数人在线阅读的首选设备仍是手机。对于学生群体而言,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也更适合日常学习的需求。
此外,Kindle的数据线不是目前常用的Type-C接口,想用还得多带一条数据线,怕麻烦的年轻人自然更不乐意了。
2021年底,闲鱼选出“年度十大无用商品”,电子阅读器以“一种比较昂贵的泡面周边”的评价位列第三。
在电子书汹汹来袭的时候,许多人曾担忧纸质书的命运。然而纸质书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014年起,国内纸质书销量出现了回暖。
相比较国外纸质书高昂的价格,国内的纸质书并不算贵。Kindle上电子书价格不断走高,与纸书不相上下。既然价格差不多,对真正有阅读要求的群体,一本沉甸甸的纸质书带来的阅读仪式感和体验感远胜于电子屏幕。
有阅读爱好者认为:“电子书既缺乏纸质书的情怀,又缺乏移动设备的时尚,显得有些尴尬和不合时宜。”
此外,作为线下社交的重要场合,书店和图书馆所承载的功能远不止卖书和读书,在新消费大潮下,网红实体书店正在成为 “文化地标”,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虽然电子书设备在原地打转,国内数字阅读市场仍在蓬勃发展。据《中国数字阅读报告》,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4.94亿,同比增长5.56%;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为351.6亿,增长率达21.8%。
在垂直领域的绝对优势使得亚马逊没有强烈的意愿来改造和升级Kindle,导致出现了目前窘迫的局面。但是,善于发现商机的厂商则因为Kindle的流行对墨水屏及其背后的电子纸有了更大的兴趣。
20世纪末,E-Ink公司利用电泳技术发明了电子墨水,墨水屏依赖于反射而不是发射的光线,其表面附着的“微胶囊”封装了带有负电的黑色颗粒和带有正电的白色颗粒,通过改变电荷使不同颜色的颗粒有序排列,从而呈现出黑白分明的可视化效果,耗电量比液晶显示屏低50到100倍。
电子纸是将电子墨水涂布在一层塑料薄膜上,贴覆在薄膜晶体管电路上,经由驱动IC控制形成像素图形的一种显示器。采用柔性基板材料使得电子纸不仅像纸张一样轻薄,还可以随意卷绕、折叠,有望大幅度的减少终端产品的消耗量和损坏率。在一些大型连锁商超,电子纸货架标签已经取代了传统纸质价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纸(EPD)制造和出口地区。据统计,从2015年起超过3000项电子纸相关发明专利中,来自中国的专利数量占了8成。
2021年,电子纸显示技术领先供应商E Ink元太科技量产出货了最新一代印刷式彩色电子纸New Kaleido。元太科技还与京东方、兴泰科技联合发起成立了电子纸产业联盟。
而在政策上,工信部提出要在2022年重点加强Micro-LED、电子纸、硅基OLED、印刷显示等前瞻性产业布局。
对于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的办公室白领们,电子纸不伤眼的特点直戳其痛点,也响应了无纸化办公和智慧办公的号召。此外,墨水屏帧率满、色彩饱和度低、娱乐性不足的缺点反而更适应办公场景的需求。
许多企业从商务角度切入墨水屏产品。2020年,科大讯飞发布了一款以方便手写记录的墨水屏为主要卖点的智能办公本;2021年初,联想推出了一侧屏幕为12英寸墨水屏的双屏笔记本;2021年11月,华为举行了电子阅读器线下体验活动,坊间传闻称很快就会推出搭载鸿蒙 Harmony OS 2 系统的墨水屏平板 MatePad Paper。
1月6日,宝马与元太科技合作推出了全身贴满了电子纸的“变色车”BMW iXFlow引发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电子纸在让车身颜色变换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电气系统所需能量,有效增加电动续航里程。
电子纸大屏触控和彩色屏幕的大规模量产仍需时日,但可以预见,电子纸未来的应用场景会更广,新的产业风口或许正在诞生。
毕马威同时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走势做出了判断。毕马威在报告中指出,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持续上升的关键,一是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应出尽出的政策主基调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明显靠前,财政支撑基建的取向明显,二是当前专项债项目的储备相对充分,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共支撑超过238万个项目。
或者是你不想再帮别人打工,想自己创业,那就必须要迈出第一步。第一个:开网约车众所周知,如今的网约车司机收入非常可观,而且门槛低,只要你会开车,就能去从事。就那一般的网约车司机来说,只要足够勤劳,不去偷懒,每天跑满10个小时以上,一个月几乎都是一万以上。
pgc-card{box-sizing:border-box;pgc-card{box-sizing:border-box;pgc-content-title{font-size:18px;pgc-content-title{font-size:18px;
近几年因为国内形势环境的影响,外面打工都不好打了,还有随着农村打工人年龄的增长,体力越来越跟不上,还有人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离不开农村,不能去外面打工,所以只能待在农村里面,但是在农村里面没有很好的出路,没有很好的赚钱的门路。
事实如此,目前国内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87%,高达26亿;那么,如果从一个生意人的角度看问题,在老龄化社会,普通人做什么生意最赚钱呢?这样的场所和活动,不仅仅能让老年人愉悦了身心,又解决了孤独的问题。
自由职业者互联网经济时期,为普通人开拓了许多挣钱的途径,譬如电商、APP开发、小程序推广、自媒体创作、小视频制作、直播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自己操作挣钱的途径,不需要上班,也不是做生意,但都能挣钱。所以,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也是当下普通人的一种选择。
就说我自己家吧,扫地是扫地机器人,洗碗是洗碗机,洗衣服不用说是洗衣机,需要手洗的内裤用专门的内裤清洗机……曾经洗衣机推广遇到的一大障碍,竟是来自家里女主人的拒绝。自己洗、切几种水果拼盘想想就太麻烦了,果切就在年轻人里很有市场。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衰弱,受不了苦力活的他,仔细考察了周边村落的餐饮状况,发现缺乏小吃店,就加盟了一家小吃。开小吃店到处流传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做,其实不然。开网约车现在开网约车的资格越来越严格,已经不像前些年刚兴起时,赚钱容易,但是相对来说,网约车还是比较赚钱的。
本文共1727字,阅读全文约3分钟前段时间,关系不错的好朋友小王联系我,让我跟他学学股权设计,说最近生意忙不过来,咨询的人太多了。1、开网约车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工作时,往往不会选择到公司打工,而是选择成为网约车司机,靠技能变现。
人有个小病小灾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大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重视了,加上国内老龄化不断加重,为此有关医疗行业的生意都很赚钱。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收废品这一生意又脏又累,而且都是回收别人不要的东西,能有多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