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01:50:30 | 浏览:1613
这年头,新兴科技龙头、鼻祖往往还没来得及分享行业成长的红利就成为了行业的“先烈”,在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领域鼻祖不断倒下后,这一次连电子墨水屏这样的上游供货商也到了生死的边缘。
前景不妙的电子书
电子书曾经是市场关注度相当高的当红小生,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让其成为文艺青年们的最爱,相对人手一部的iPhone,亚马逊Kindle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才是文艺青年的标准装备。
然而,E-Ink技术从上市之初便饱受争议,不少媒体和玩家都认为其只是过渡技术,迟早会被其他技术替代,尤其是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也阻碍了其市场发展空间,被元太科技纳入怀中后,也未能如期产生1+1>2的效果,不断萎缩的电子阅读器市场,连带着E-Ink屏出货量前景一片灰暗。
奋斗了多年后,元太科技的E-Ink屏依旧只有一个2.5代工厂,但其董事长却坚持走电子纸显示屏路线,甚至还计划推出40英寸至50英寸大屏,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尤其是易碎的特性让不少文艺青年最后都不得不放弃电子阅读器,毕竟这理想需要太多的资金来支持了,而且无论是大屏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各种护眼模式加上优化后的阅读模式,在原汁原味阅读体验上并不比E-Ink屏差多少。
索尼突然占出来接盘了
市场始终不见起色的状况下,E-Ink似乎成为了元太科技手上的烫山芋,销量不见增长的情况下,还需要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才能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于更新,以期能代开市场。可销量如果上不去,再美好的未来也是一场梦,何况这E-Ink屏的未来更看有些水中月、镜中花的感觉。
进退两难下,原本以为亚马逊会伸手帮一把,毕竟Kindle阅读器几乎已经和E-Ink屏概念绑定在了一起,然后让市场没想到的是,这次出手的是索尼。
据台湾电子时报网站报道,元太科技将和索尼旗下的“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将新组建一家合资公司,这家新公司将合并元太科技的墨水屏幕研发、制造业务,以及索尼旗下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业务。
新公司未来将会继续开发墨水屏、相关终端产品以及显示产品。新公司注册于台湾地区,注册资本为1370万美元。元太科技和索尼子公司将持有七成股权,另外三成股权归属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元太科技的总裁将担任新公司董事长,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的总裁Terushi Shimizu将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该公司也将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
对电子墨水屏充满兴趣的索尼
事实上,索尼子公司很早也开始采用元太科技的墨水屏,制造各种阅读器等产品。索尼最早在2006年就推出了首款电子阅读器;而索尼2012年在美国地区推出了PRS-T1电子书阅读器;2013年在欧洲地区推出了PRS-T3;不过这几款产品的价格也并不便宜,风头也被后来推出的亚马逊Kindle盖过,后来运营得实在太差,索尼就关闭了这项业务。
虽然在阅读器市场遭遇兵败,但是索尼对于墨水屏产品一直兴趣不减,屡屡推出新产品,比如年初,索尼推出一款电子手表,表盘和表带都是用了墨水屏。用户按一个按键,就能够改变整个手表的黑白画面。
而索尼还在今年推出了13.3英寸屏的DPT-RP1,配合相应的客户端软件,方便将网站和文档转换为PDF格式,然后同步到DPT-RP1上完成原始到PDF再到设备上的传输……
索尼名气虽大,恐怕也很难确保一定能打开电子墨水屏市场,未来如何还真不好说,只不过只要追求原汁原味的文艺范儿们还在,相信E-Ink他们还是会有市场的。
电脑报新媒体:张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电脑报新媒体矩阵更多精彩
先说答案:电子是波!确实,在我们的固有思维里,会认为电子是粒子。上学时课本上会告诉我们光子既是粒子也是波,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电子也是一样。不过,在量子力学里,并没有粒子的概念。量子力学并没有波粒二象性的概念,也没有说某个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
电子,这个东西感觉上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可实际上却是无处不在。一部手机、一块石头、一粒尘埃,乃至我们自己的身体之中都有着数不清的电子,那么电子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由什么所构成的呢?自从人类有了思想,就立志要追寻事物的本源,而要追寻事物的本源,
对于原子的内部结构,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说法: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事实上,关于“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说法是不严谨的,电子并不是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如果真的如此,由于在电子运动的过程中会向外辐射能量,释放能量,那
在科普的道路上,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光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而两者或许又是最常见的微观粒子。光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电子是组成原子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弄清楚光子和电子的本质成为必然。光子和电子都是最基本的微观粒子,它
在宏观的世界里,地球围绕着太阳运动,而在微观的世界里,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尽管这两者的运动方式大相径庭,但我们还是经常将地球和电子联系起来,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地球缩小到只有电子那么大,那么在按相同的比例缩小之后,宇宙会有多大?要回答这个
说到波粒二象性,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或许就是光。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电磁波,但也具有粒子特性,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已经验证了这点,而爱因斯坦也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何为“光电效应”?简单讲,如果光仅仅是波,它就不可能把电子从
电子在原子核外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其实很多人都搞不清。如今还有很多人误以为电子绕原子运动的类型与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这就大错特错了!你可能知道波尔的能级跃迁模型,电子云模型,但是电子到底是怎么运动的,你还是不太清楚。然后咱们先从波尔的能级跃迁
经典物理中,麦克斯韦把光看成是一种电磁波,没有任何粒子的特性;对于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则被纯粹地认为是一种「微观颗粒」,用于构成更复杂的物质结构,进而构成宏观实体,没有任何波的特性。后来,人们发现诸如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
这个问题其实不太严谨,并不是说电子一定不会坠落到原子核上,而是正常情况下,电子是不会坠落到原子核上的,否则原子也太不稳定了。不过如果条件合适的话,电子也是可以坠落到原子核上的,但需要很大的能量输入才行。下面通俗地讲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