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21:14:04 | 浏览:933
科学认识君的《通俗物理100课》系列
【第7课:电子的性质】
大家对电子这个物理词语再熟悉不过了,目前对电子性质的研究依旧是前沿的课题。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搞清电子的所有性质。
从道尔顿的原子论到电子云模型,物理学家对原子模型的研究将近100年。同时人类还研究了氢原子光谱,经历了莱曼系到巴耳末系再到韩福瑞系的历程。
人类对原子结构和电子的认识经历了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期间发明的许多思维方式和概念都是颠覆常识的。
今天讲的这些全都属于量子力学的范畴,首先需要读者把自己的常识思想放到一边,如果你带着宏观世界的定型思维来理解电子的运动,那注定是失败的。
而且解释电子的运动规律不可能通俗到每个人都能理解,毕竟这里面很多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压根就没有遇见过。也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日常实例加以辅助注解。
电子的形状是什么?
形状在描述有棱有角的宏观物体时,是完全适用的。但准确来说,电子并没有形状。电子属于基本粒子,也就是说电子没有内部结构,不可再分成更小的物质,或许说电子内部是未知的。
物理学家也管电子叫点粒子。点粒子指的是零维度,不占据空间的粒子。
我们都知道,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体。在三维空间内,维度每叠加一次,就是相邻的低维度的无数次叠加。比如无数个二维平面累积起来就构成了三维的立体。同理,0维度就是一个点,无数个0维度点构成了一维的线。所以0维度不具有长度,因为具有长度了,就不是0维了。这就像物理学中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存在的,但是质点有大小吗? 当然没有,质点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当然,科学家说电子是点粒子,并不是说电子就是质点,如果我们不研究电子内部的结构,我们完全可以把电子当成0维的点粒子,并且它不占用空间。
有人可能会质疑我:你刚才不是都说了,电子是0维的点,怎么现在又讨论电子的大小呢?其实你已经陷入到宏观世界的误区中了。
电子是微观粒子,其波粒二象性很显著。电子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这里说的电子半径,指的是电子粒子性的一面。
其实波粒二象性可以这样理解。电子在不被测量时,既是波又是粒子。电子的波长很短时,其相邻波峰距离就短。如果波长极短,那么两个波峰就挨得极近,以至于我们很难分辨出两个波峰谁是谁了,那么这时候的波就更像是聚拢在一起的波包,这个波包就更像是个粒子。
举个例子,你拿起一条跳绳,使劲摇摆其中一端,导致跳绳形成波浪形,每个波的最高点就是波峰。如果再使劲摇动,波峰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短,也就是波长越来越短。如果我的劲足够大,导致跳绳波动的波长为0.001mm,那么每个波峰看起来就连在一起了,那么这时候跳绳就好像是一面绳墙,其波动性就不明显了。而我们测量电子半径就是测量它粒子性的一面。
丁肇中曾经就做过测量电子半径的实验。平时我们用电子轰击其他粒子来测它们的半径。当我们测量电子自身时,却没有更好的粒子用作测量,于是就只能用电子测量电子。发射电子去轰击被测量电子,利用散射测量电子占据的空间,这样就可以测量电子的半径。
可是实验结果很尴尬,如果我们发射的电子能量越低,其被测量的电子的半径就越大。如果发射的电子能量越大,其被测量电子的半径就越小。这是因为发射出的电子能量越高就会传递更多的能量给被测量电子,被测量电子吸收能量后,其波动频率就增加了,那么波长就变短了,更显得像个粒子,其半径更小。
不同能级的电子轨道,颜色越深,找到电子的概率越大
如果我们要测量更小半径的电子,就需要用同等量级波长大小的电子去轰击被测量电子,而同等量级大小的电子其波长就意味着更短,频率更大,那能量就更大。
现在就陷入死循环了。要测量电子更精确的半径,就需要能量更大的电子去轰击它,这导致被测量电子吸收能量后半径更小了,要想继续测量,就又得更大能量的电子轰击。逼得被测量电子的半径小到康普顿波长的下限了。所以我们现有的仪器测量出来的电子半径大概是10∧-15m。其电子的真实半径肯定比这个还小,所以在理论上,电子有可测量的半径。
同时,电子是波粒二象性的,它还有波动的一面。况且我们不能同时测量出电子的速度和位置,也就是不知道它下一秒出现在那,只能用概率描述出电子下一秒出现在某点的概率有多大。电子没有实在尺度,我们只能用概率波描述它们。在这种角度上来说,电子的体积就没有意义。
电子云
一提到自旋,很多人会想到地球自转等各种球体转动。但是电子的自旋和这些自转完全不一样,其意义很抽象。
我们知道,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光量子假说,认为电子辐射出的能量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进行的。其辐射出的能量E=nhν(n取正整数,h是普朗克常数,ν是光子频率),所以每一份能量就是hν,辐射一份能量则n=1,辐射两份能量则n=2...以此类推。
之后,科学家发现电子还会产生磁场,那么就反推出电子有自旋。
一开始科学家抱着经典物理学的观点考虑电子自旋,首先就会问到它的自旋周期是多少?
这时候就尴尬了,压根就测量不了电子周期,因为电子是点粒子。最后物理学家弄明白了,电子的自旋没有周期一说,电子的自旋也是量子化的,是不连续的。估计很多人听糊涂了,因为这是全新的概念。
物理学家发现电子的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量子化指的是非连续和基本量。如果用数学要表达这种量子化就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基本量,比如hν,再在基本量上引人变量,比如普朗克公式E=nhν中的n。
什么是非连续呢?
我们可以说一条绳的长度是100米,这条绳有无数个点,每个点连一起就是连续不断的一条绳。从0到100米有无数个数分别对应无数个点。比如7.465161867...这个数就对应这条绳第七米到第八米之间的某一点。
如果我并不想表达出这条绳的所有点。我只想知道某一特定系列的点,那么这时候我该如何列公式来表达这些不连续的点呢?
其实在数学上可以随便找个常数充当基本量,比如这个常数是2。设这条线的某特定系列点的表达式x=2n,n作为变量,我可以规定它只能选取1-50之间的整数。这样x的值就是2,4,6....100了。
我也可以规定自变量n取1-50之间的半整数,这时候x=2n的值是3,5,7.....。这样就可以体现出不连续性了。基本量和变量如何规定,在于你所研究的问题性质来决定。
自旋角动量量子化意味着自旋不连续,那么自旋的数值也就不连续了。角动量表达式p=[J(J+1)]½ ћ (ћ是约化普朗克常数,其数值是h/2π)。
这里的 ћ就是基本量,J是变量。如果我限制J的取值范围,那么角动量表达式就可以体现出自旋角动量的不连续性,也就是量子化的体现,J取1/2就是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如果J只能取半奇数(0.5,1.5等等),那么这种自旋的粒子就是费米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如果J只能取整数,那么这种自旋的粒子就是玻色子,比如光子,胶子等。
这就是电子的自旋,它是微观粒子的内禀属性,并没有经典物理学的对应概念。我只能比较严肃地解释这种新概念了,因为完全没有旧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通俗化地理解它们。
机构调研信息往往能看出行业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7月以来,除了机器人板块引发机构调研潮外,电子行业同样引发大量机构关注。Wind数据显示,7月共有559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其中电子、半导体及相关设备企业共有62家,机器视觉厂
对于原子的内部结构,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说法: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事实上,关于“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说法是不严谨的,电子并不是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如果真的如此,由于在电子运动的过程中会向外辐射能量,释放能量,那
在宏观的世界里,地球围绕着太阳运动,而在微观的世界里,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尽管这两者的运动方式大相径庭,但我们还是经常将地球和电子联系起来,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地球缩小到只有电子那么大,那么在按相同的比例缩小之后,宇宙会有多大?要回答这个
经典物理中,麦克斯韦把光看成是一种电磁波,没有任何粒子的特性;对于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则被纯粹地认为是一种「微观颗粒」,用于构成更复杂的物质结构,进而构成宏观实体,没有任何波的特性。后来,人们发现诸如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
这个问题其实不太严谨,并不是说电子一定不会坠落到原子核上,而是正常情况下,电子是不会坠落到原子核上的,否则原子也太不稳定了。不过如果条件合适的话,电子也是可以坠落到原子核上的,但需要很大的能量输入才行。下面通俗地讲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来
2022年,功率半导体国产化逐步深化,随着新能源相关需求落地满,产品供不应求状况持续,2023年电子行业又将迎来怎样的新机遇?近期,开源证券电子团队发布2023年度投资策略《新能源电子乘势而上,半导体材料与设备自主化加速破局——电子行业20
科学认识君的《通俗物理100课》系列【第7课:电子的性质】大家对电子这个物理词语再熟悉不过了,目前对电子性质的研究依旧是前沿的课题。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搞清电子的所有性质。从道尔顿的原子论到电子云模型,物理学家对原子模型的研究将近100年。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在经典原子模型中,电子被认为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太阳系中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如果是那样的话,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行时,就会释放能量(电磁辐射),意味着电子将会逐渐失去能量,最终坠入原子核。电子不仅仅有动能,还有势能,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电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当我们在使用电灯时,电灯泡总是会在我们按下开关的一瞬间就亮起,以至于我们根本就感觉不到任何延迟。假如你对电流的传播速度产生过好奇并进行了相关查询,那么不出意外的话,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当前,为贯彻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成都聚集柔性显示产业链技术、人才、初创项目等创新资源,完善创新生态链,快速推进产业建圈强链。11月24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由成都市经信局指导,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2022年中国柔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是煤和石油这样的化工燃料,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电力的应用了。如今,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更是离不开手机。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来自电子的舞步。本文老郭就来带着大家一探电子的奥秘。一、发现电子虽然我们无法
吃一小勺电子会怎样?人类真的吃得下一勺电子吗?虽说电子的质量很小,但是从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弥散来看,一个电子的尺寸似乎和宇宙的尺寸相同。假设这种电子突然降落在地球上,人类势必会完。既然如此,我们先假定人类能消化这勺电子,届时,人会感受到什么
2019年10月30日,软科正式发布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比去年新增三个学科,分别为系统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
一、专业信息所属院校:东南大学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所属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9]电子科学与技术二、招生详情研究方向:(01)(物理电子学)显示科学与技术(02)(物理电子学)光
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将我考研初试以及复试阶段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希望看到这个经验贴的同学能够取其精华,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我报考的是东大微院的电子信息,代号是085400,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一、928电子技术